close

 

英國央行總裁:

 

 「這次風暴的代價,不可以簡單地用這起事件對公共財政所造成的衝擊、 

對財富的破壞以及所引起的失業數字來衡量,我們還看到的,

經濟裡的其他部門對金融圈失去信任...

"My word is my bond"是句老話,

今天卻成了"My word is my CDO-squared"。」

- 書摘前言



當一件事過於美好,美好到不像是真的

 

Greenspan很清楚房價泡沫的危險性,至少,曾經有段時間是如此。

他1995年對全美房地產仲介談話時說:

「房價的趨勢,對消費者心理和行為來說,其重要性無與倫比...

消費者把他們的房地產視為一種避震器或保護毯,

對抗未來可能的艱困時期。」

...為什麼他說完這話之後,就長期嚴重地忽略房價?

房價泡沫導致人們一窩蜂地進入房市,然後在泡沫破掉時陪到一文不名。

泡沫建立在低利率上,而負責設定這些低利率的人,就是Greenspan。

在那幾年當中,市場用"The Greenspan Put"(葛林斯潘賣權)一詞,

來描述這位聯準會主席在保護股價上的決心。

「賣權」是一種選擇權,如果股價下跌,還可以用原先所設定的價格賣股票;

所以,
"The Greenspan Put"的意思是,

如果市場下跌,Greenspan一定會出來救

用Richard A. Posner在<A Failure of Capitalism>中的說法:

「Greenspan有極大的威望,可以說是免費的助力,

但他捨此不用,而是以升息來抑制房市泡沫,

以聯準會加強對商業銀行的控管來限制高風險的貸款。

他認為他可以等到泡沫行程並破掉後,再用降息來善後,

這樣就可以避開政治上的衝突。」

後來,網路股崩盤,接著EEron爆掉,

這時,後見之明的人終於看到Greenspan失職了。

2001/1/3,他打破自己在利率上的穩健路線,一口氣減了半個百分點,

降到6%,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繼續調降 -

這就是"The Greenspan Put"最惡名昭彰的一個例子。

畢竟,如果市場在1996是非理性繁榮,而且還繼續上漲,那麼來一場崩盤,

即使是一場導致小型衰退的崩盤,難道有什麼不好嗎?

乾旱炎熱國家的森林管理,大地需要火災 -

最好是定期發生、但不要太頻繁發生的小火災。

如果森林沒有這些小火災,灌木就會到處蔓生,提供充足而危險的燃料,

最後必然引發一場大火災。

或許他已經相信了新金融工具的謊言...

「要當一個投資天才,你所需要的就是健忘和一個多頭市場。」



多虧了政府幫忙,國會通過了「禁止立法管理銀行」的法律

   

立法者幾乎完全不懂衍生性金融商品,也不知道其運作的方式。

 於是銀行對國會的遊說,不只成功地說服立法者不要立法而已。

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遊說活動,還爭取到更棒的成果:

「他們想辦法讓國會通過了一個實際上是禁止立法的法律。

2000美國國會通過了「商品期貨現代化法案」,

其確定CDS不是期貨或選擇權,從而享有主觀機關的監管豁免。

甚至還加上一條但書,用來保護櫃台交易的衍生性商品。

很多國家,都是在統治菁英的有效掌控之下,而這些菁英,

完全以自己的利害為考量來治理國家...

隨著金融部門變得越來越富有,

他們對美國政府的政治影響力也就與日俱增

- Simon Johnson(前IMF首席經濟學家)把這叫做「寂靜政變」:

不過是十年時間,競選經費、人脈和意識型態等各條支流

已經匯集成一條解除管制的大河,從事後看真是嚇人:

堅持資本跨國自由流動

‧撤銷大蕭條時代把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區隔的管制

‧國會禁止對信用違約交會做監管

‧大幅提高投資銀行所能作的槓桿程度

‧經管會在執行管理時,有一隻巧手介入(我可以說看不見的手嗎?)

用一個國際合約以便能讓銀行自行評估風險

‧故意不配合金融創新的神速發展及時修改法規



經濟學家對過去三次的不景氣,準確預測七次

  

 對經濟學這門「憂鬱的科學」長期的悲觀和烏鴉嘴,金融界有一則笑話:

他們說,「經濟學家對過去三次的不景氣,準確預測七次。」

哈哈,顯然他們沒有預測到這一次。




廢了這個法案,華爾街從此無法無天


大蕭條時代所留下的一個重要法案,就是有名的「Glass-Steagall Act」,

把投資銀行(這是賭場,銀行自己下去賭)和商業銀行(這是撲滿,一般人存錢

的地方,然後銀行把錢借給其他的普通人去買房子、車子和做生意)切開。

「Glass-Steagall Act」在1999年遭到廢止。

只有八名參議員投下反對票,其中之一是Byron Dorgan,

他說「我判斷,這個案子將會提高納稅人花大錢來救銀行的可能性。」

十年後看來,他的預言還真神準,他觀察道:

現在的文化,是華爾街最懂。」

非銀行的銀行不斷增生成長。

Obama總統的財政部長Tim Geithner指出,到了2007年,

美國有半數以上的銀行是掌握在「平行金融體系」手上,

而這些機構大部分不受法律的規範。

這些機構,用Geithner的話來說,

不起點行的擠兌,卻沒有存款保險這類的保護。」



金融利益不只是重要而已,已經到了所向無敵的程度

 

英國的經濟史,基本上很大部分是「金融」與「實業」之間的利害消長。

從實業界的角度來看,倫敦總是想用太快也太不負責任的方式去賺錢;

想要從生意上拿走大部分的報酬給出錢的投資人,對慢慢成長沒耐心,

不了解投資和人際關係的重要性,只想在最短時間裡,

達成像賭場一樣的輝煌報酬。

反過來,站在倫敦金融業的角度來看,則是實業界老是滴咕不停...

這些實業家就跟農夫一樣,不論天氣好壞,都要抱怨交易條件

(「英鎊太高了!沒人買得起我們的東西!」;

「英鎊太低了!我們買不起原物料!」),

而且實業家已經搞不清楚狀況,不知道所有生意最後的重點,

就是賺錢,其他的,不過是這個目的的手段而已。



早上去上班,你的人生目標是不是「股東價值極大化」?

-

 錢,是做生意地副產品,不是基本存在理由。有誰早上去上班時,

會認為他那天最重要的事,就是讓股東價值極大化?

以資本為念的意識型態者有時似乎認為,那就是我們該做的事。

這只顯示,他們是多麼地與世隔絕。

大多數有人性的企業,特別是那些最值得去做、也最有意義的企業,

都很專注地做他們做的事情,就這點來看,這就是一種「實業」:

醫療和教育,就人類學的觀點看,這兩者都事實業。

不過,有越來越多的情形是,這些企業的負責人不在把自己是為實業,

而是當成生意:而生意的目的,完全就只是賺錢。

生意人的態度,和在實業裡工作的那些人是不同的,而從生意的觀點看,

實業的做事方式往往是愛上了承襲自過去的老實務,固執地缺乏效率,

固執地對世界運作的基本現實漠不關心。

錢,是不會在乎它所從事的事哪一個產業,它只想賺更多的錢。

最重要的,是「資本報酬率」,

至於追求資本報酬率的過程中所涉及的人性或文化,

都只是不重要的細節罷了。



在金融市場賺到錢,你通常不會懷疑自己的能力

  

 我有一些算是朋友的人在倫敦金融業工作,有時和他們談話,

你會好像覺得在撞牆。對他們來說,金錢至上。...

金融界有一件很特別的事,那就是它無拘無束地提供大家這種

「被證明看法正確」的感覺。

市場裡的每一筆交易,都有買方和賣方,在大多數的情況下,

其中一方的看法正確,而另一方錯了,因為價格不是上漲就是下跌。

這種對或錯的累積壓力,是造成金融心理學獨樹一格的原因。

藝術家、運動員、外科醫師、水電工和我們一般人,

在內心深處都曾懷疑過自己的能力。但如果你在金融市場上打滾

- 而且真的賺到錢,你會有一種「事實證明我對了」的篤定

(正常人,是無法這麼篤定的)。

這就是為什麼在金錢世界裡成功的人,往往會對自己有很高的評價。

這也是為什麼,他們認為自己是理性的典範,而在別人看來,

通常認為他們有點瘋狂。

...雷曼兄弟公司的董事長兼執行長Richard Fuld

在國會毫無道歉的證詞,就是個典型。

...如果不是這些「宇宙大師」們的心裡扮演著如此關鍵角色,

害我們淪落到這個地步,他們持什麼心態,老實說,

跟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


贏了算你的,輸了算政府的,酷吧?

 

獎金問題,不在於這些宇宙大師們付給了自己多少錢,

而是在於這些獎金鼓勵了冒險,而且完全不管問題的後果。

此外,銀行通常認為自己所冒的風險不會有事,

論他們扯出來的洞有多大、多糟糕,

政府都不可能不出手相救。

這表示他們可以繼續下大賭注,並安心地知道,

如果賭出問題了,他們可敬的政府

 - 意思是我們,納稅人 - 就會買單。

 

其實,不必有瘋狂的金融,也能有繁榮的經濟

 

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把加拿大的銀行評為世界最安全,至於美國,

第四十名,比波札那共和國落後二名,英國則是第四十四名。

加拿大是八大工業國家裡,唯一不必對銀行紓困的國家,

因為加拿大當時並沒有參加那場瘋狂的投機派對。

附帶一提,這麼做,並沒有讓加拿大變得比較差。

自2004以來,加拿大的國民所得平均每年成長11%,

而美國是5%。

 


其實我亦須慶幸,我居然在不知道財金系是什麼的情況下,

莫名其妙被指考分發到這個神奇的世界,以致我有機會認識。

在這裏面的一切是那麼的金碧輝煌、紙醉金迷,

用我們大二時「財金之夜」的slogan總結吧 -

這是一個慾望城市

 

我想我的個性並不適合這裡,我太不安於現狀了。

我無法把「股東價值極大化」作為我工作追求的唯一目標,

很不幸的我對財金這個行業的價值觀一言以蔽之就只有:

「增加報酬,降低風險。」

如此而已。

 

常聽有些同學在嘴砲什麼

「哎呀工作到現在真的覺得財金人很沒貢獻!」

well...其實他們賺得很快樂...

不然怎麼可能願意出賣新鮮的肝呢?

 

我當然也聽過銀行「創造貨幣供給」、

「沒有銀行支撐企業實業一定會倒」之類的銀行的貢獻,

我的確不否認。

但是華爾街是在玩這個嗎?

 

歐...其實這是一個玩「信心」的遊戲,

就像梭哈之類的賭博...

不過在政府買單的情況下,

這不是銀行家跟銀行家在對賭,

而是銀行家全贏,沒有玩的納稅人全輸的賭局。

為什麼你們死不給政府課資本利得稅,

出事卻要政府替你買單?

 

當然啦...你們只會說什麼

「阿...這樣會增加成本,價低報酬...」

也不能怪你們,

因為我們的學校、社會也只教財金人這些。

其他的,他們一概不懂,或是不想懂。

arrow
arrow

    imhuan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